涪城龙门镇“打春牛”唤醒农耕记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打春牛”正在这里热闹上演,唤醒了人们对农耕文明的记忆。
龙门镇位于涪城区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打春牛”活动,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打春牛”活动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是农民庆祝新春、祈求丰收的一种传统习俗。据传,这一习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古代,牛是农耕社会的重要劳动力,农民对牛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春节这一天,农民们会用红纸贴在牛角上,寓意着牛在新的一年里能为农民带来好运。
今年的“打春牛”活动在龙门镇的文化广场举行。一大早,村民们便纷纷来到现场,期待着这一盛大的活动。活动现场,一尊巨大的“春牛”雕塑已经提前搭建好,牛角上贴着红纸,显得格外喜庆。
随着一声锣鼓响起,活动正式开始。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各式各样的农具,围绕着“春牛”载歌载舞。他们用欢快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表达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在活动的高潮部分,村民们纷纷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鞭子,对着“春牛”猛抽。鞭子抽打在牛身上,发出“啪啪”的响声,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农耕记忆。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打春牛”活动不仅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人们对农耕文明的怀念,也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在活动现场,许多年轻人纷纷表示,通过参与这一活动,他们更加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民俗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在涪城区龙门镇,村民们依然坚守着这一传统习俗,让“打春牛”活动得以传承。这不仅是对农耕文明的尊重,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打春牛”活动唤醒了农耕记忆,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近年来,涪城区龙门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村民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涪城区龙门镇的“打春牛”活动,不仅是一场热闹的民俗盛宴,更是一次唤醒农耕记忆的文化之旅。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一传统民俗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 游仙区新桥镇滨江绿道骑行大赛盛大启幕,串联十大景观节点共绘生态画卷
- • 安州区稻虾共作模式:创新农业发展,助力农户致富新篇章
- • 梓潼宏仁镇文昌年画工作坊盛大开业,古法印制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 • 宋代状元苏易简祠堂修缮完成,千年文化风貌再现
- • 绵阳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的典范
- • 《涪江星辰》:绵阳倾力打造历史名人纪录片,传承文化瑰宝
- • 游仙区“教育民声直通车”平台正式开通,48小时高效响应群众诉求
- • 绵阳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突破”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潼川古城墙修复工程惊现南宋守城兵器:历史重现,见证千年古城的辉煌
- • 绵阳平武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绿色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 • 涪城杨家镇罗汉寺传说荣登市级民间文学名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扶贫与环保并重:绵阳推广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平武县生态养殖项目启动,熊猫蜂蜜引领绿色产业发展新潮流
- • 中国(绵阳)科技城RCEP专题招商会在南宁成功举办,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游仙区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正式启用,实时掌握5000个车位动态
- • 绵阳高校食堂开设“非遗窗口”,学生可品尝地道梓潼镶碗,传承文化美食
- • 盐亭文同书院遗址惊现苏轼题壁诗摹本,千年文化瑰宝重见天日
- • 绵阳江油方水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榜单,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北川通用机场纳入省级规划,低空经济迎来新机遇
- • 绵阳涪城区:探访越王楼,领略千年历史文化魅力
- • 安州河清镇元宵佳节,千盏祈福灯点亮复兴之光
- • 涪城区试点“光伏+农业”立体种养模式,创新农业发展新路径
- • 北川小坝镇羌药博览园引种成功30余种濒危药材,助力生态保护和中医药传承
- • 涪城区“社区微绿地”计划成效显著,新增绿化面积达2万平方米
- • 游仙区扶贫专项巡察整改问题清零,助力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 • 涪城区智慧社区建设迈出新步伐,200套人脸识别设备助力智能安防
- • 北川非遗工坊产业园盛大开园,年产值预计达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梓潼县粮食烘干仓储一体化设施覆盖率创新高,领跑全省粮食安全保障领域
- • 江油李白文化创意产业园蓬勃发展,32家影视企业入驻共谋未来
- • 平武县冷凉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里的绿色希望
- • 绵阳经开区设立韩资企业专属服务办公室,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 绵阳全力推进“三保障”工程,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 北川禹里镇大禹祭祀仪式复原,沉浸式上古文化体验引热议
- • 绵阳农村电商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示范基地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游仙区柔性电子产业园奠基,可折叠屏材料量产在即,引领柔性显示新时代
- • 科技城金融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创新“科创投贷联动”模式助力企业发展
- • 西南科技大学团队研制新型材料,为中国空间站建设提供强力支持
- • 涪城区科技城新区“数字文旅馆”盛大开放,AR技术再现古绵州盛景
- • 绵阳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 绵阳荣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示范市,引领智慧城市新潮流
- • 绵阳民间惊现明代抗倭名将陈璘家族谱牒,揭秘家族辉煌历史
- • 三台潼川古镇重现金沙羊肉,明代驿道美食重现江湖
- • 安州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温暖困难群众心窝的民生工程
- • 三台观桥镇重阳节千叟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传承敬老传统,彰显文化魅力
- • 北川羌族多声部民歌:古老旋律在国家大剧院绽放光彩
- • 三台县民间川剧擂台赛:传承巴蜀经典,弘扬民间艺术
- • 绵阳开启“交房即交证”改革新篇章,首批千户业主同步领证
- • 新型储能产业基地盛大开工,规划年产能达20GWh,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涪城区创新举措:社区云药房助力慢性病患者在线续方购药
- • 《舌尖上的中国》助力绵阳米粉扬名四海,百年技艺点燃全国嗦粉热潮
- • 梓潼县双板镇非遗竹编产业园崛起,产品远销全球12个国家
- • 游仙区智慧农业产业园:科技赋能,亩产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江油市创新举措,建立扶贫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绿色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绵阳率先发布《中小学研学旅行地方标准》,为实践教育保驾护航
- • 三台县出土明代进士题名碑,为地方志记载增添珍贵史料
- • 游仙区扶贫专项巡察整改问题清零,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新胜利
- • 涪城区扶贫主题研学路线助力教育扶贫,年接待学生3万人次
- • 绵阳市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专项整治,全力筑牢廉洁防线
- • 梓潼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荣膺省级五星级园区,引领农业发展新篇章
- • 《盐亭八角镇“蚕丝祖神”祭祀仪式:千年传承的完整影像记录》
- • 北川禹羌文化元宇宙体验馆盛大开放,数字藏品交易额突破千万大关
- • 成绵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签约47个产业协同项目,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北川羌族自治县盛大举办羌历年庆典,万人同跳沙朗舞共庆民族团结
- • 绵阳组建扶贫专家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常态化技术指导
- • 涪城区教育创新举措:开展“未来教师画像”大讨论,重构教师能力标准
- • 平武县黄羊关藏族乡惊现金丝楠木原生林,面积超3000亩,生态价值不可估量
- • 涪城区深入开展低保家庭入户核查,确保精准救助落到实处
- • 江油重华镇“烟火架”非遗传承人收徒仪式隆重举行,传承技艺薪火相传
- • 江油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 • 平武县虎牙大峡谷冰瀑奇观成冬季网红打卡地,冰雪世界等你来赏
- • 北川羌绣甜点惊艳巴黎时装周,绣花羊奶糕成为时尚圈新宠
- • 绵阳科技城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荣获“鲁班奖”:智慧城市建设新标杆
- • 游仙区创新举措,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支持中心,助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 • 涪城区扶贫档案电子化助力“一户一码”管理,精准脱贫再升级
- • 梓潼县多措并举开展河道整治,全力保障农田灌溉
- • 涪城区“城市菜园”计划:打造百万市民餐桌的绿色保障
- • 绵阳率先推行“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打造全域教育生态圈
- • 科技城光子产业创新基地盛大揭牌,剑指百亿级光芯片市场
- • 梓潼县古柏群生态文化论坛共商保护与发展之道
- • 安州区传统手工制陶技艺体验馆盛大开馆,传承千年陶艺文化
- • 三台县潼川古城夜游灯光秀点亮文旅经济新篇章
- • 绵阳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七年领跑四川省,教育实力再创新高
- • 涪城区杨家镇香草园灯光秀点亮元旦假期夜经济,打造特色旅游新亮点
- • 安州黄土镇手工挂面非遗工坊直播带货创销售新纪录,传承与创新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