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金峰镇“摸秋”习俗:千年古韵,秋夜狂欢
在我国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金峰镇,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习俗——“摸秋”。这个习俗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秋夜,金峰镇的村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摸秋”活动,将这份古老的民俗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以“涪城金峰镇‘摸秋’习俗”为主题,记录下了这一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正是收获的季节。而在金峰镇,村民们将这份喜悦融入了“摸秋”这一传统习俗中。据传,古时候,当地农民为了祈求丰收,便在秋夜举行“摸秋”活动,希望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如今,“摸秋”已成为金峰镇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摸秋”活动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举行。当天晚上,村民们会提前在村头搭起一个简易的戏台,邀请当地戏班表演戏曲。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夜幕降临,戏台上的戏曲表演进入高潮。此时,村民们便开始准备“摸秋”活动。他们纷纷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竹篓、篮子等工具,分成若干小组,向村外的果园、菜地进发。据说,摸到的东西越多,来年的收成越好。
“摸秋”过程中,村民们要严格遵守一些规矩。首先,摸秋时不能大声喧哗,以免惊动果树和菜地里的精灵。其次,摸到的果实不能直接食用,必须先供奉给祖先,以示对祖先的敬意。最后,摸到的果实要平均分配给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寓意着丰收的喜悦要共同分享。
夜深了,村民们带着满满的果实返回村里。此时,村头的戏台已经搭建好了一座“摸秋”宝塔。宝塔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果实,村民们将摸到的果实依次摆放在宝塔上,象征着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最后,村民们围坐在宝塔周围,一边品尝着丰收的果实,一边欣赏着戏曲表演,欢声笑语不断。夜空中,烟花绽放,将整个金峰镇映照得如诗如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报道金峰镇“摸秋”习俗时,不仅详细介绍了这一传统民俗的起源、过程和意义,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杂志指出,金峰镇的“摸秋”习俗体现了我国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金峰镇的“摸秋”习俗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亲身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在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习俗的过程中,金峰镇的村民们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喜悦。
秋夜,金峰镇“摸秋”的欢声笑语传遍了山野。这份千年古韵,秋夜狂欢,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古老的民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 • 盐亭县创新举措,首推“教育积分银行”助力教师终身学习与发展
- • 德国工业4.0智能制造项目落户绵阳高新区,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
- • 北川羌族自治县与中央民族大学携手共建教育研究基地,助力民族教育发展
- • 三台县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盛大开幕,田间课堂助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 • 梓潼县召开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创新推进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新机制
- • “清代绵州知州屠用谦廉政思想研讨会成功召开,传承廉洁文化”
- • 绵阳机场打造特色美食体验区,旅客可打包真空包装肥肠美食
- • 梓潼县农田生态修复工程:助力土壤墒情改善,守护绿色家园
- • 江油市创新举措,为1.2万脱贫人口建立返贫保险,筑牢脱贫防线
- • 涪城吴家镇智慧农业园建成西南最大蝴蝶兰培育基地,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绵阳安州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落成,引领川西北劳动教育新风尚
- • 绵阳经开区创新招商模式: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 绵阳全面启动“百村振兴”行动,描绘城乡融合发展新蓝图
- • 游仙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挂牌暨首笔碳汇质押贷款发放仪式圆满举行
- • 北川通航产业园获民航局认证 无人机物流配送正式运营,开启智慧物流新篇章
- • 江油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传承与创新,融合传统文化新篇章
- • 中国科技城(绵阳)成功举办专精特新企业招商擂台赛,助力中小企业腾飞
- • 梓潼县“四点半课堂”助力双职工家庭解决接娃难题
- • 西部科技新地标:科技城超算中心正式投运,算力规模西部领先
- • 绵阳非遗创意园盛大开园,打造活态文化体验空间
- • 安州区建成川西北最大扶贫农资集散中心,助力乡村振兴
- • 绵阳市启动“院士工作站倍增计划”,新增10家产学研平台助力科技创新
- • 北川羌寨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扶贫成果显著
- • 梓潼县“四点半课堂”暖心开启,助力双职工家庭解决接娃难题
- • 安州区倾力打造农村留守儿童艺术启蒙计划,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 三台县民间川剧擂台赛:薪火相传,巴蜀经典绽放新光彩
- • 潼川古城墙修复工程现南宋守城兵器,历史重现光辉
- • 涪城临港经济发展带盛大启动,助力川北物流枢纽建设
- • 绵阳成功举办成德眉资同城化产业招商联合路演,共谋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安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称号,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江油武都镇明代民居彩绘惊现,川北民间生活场景栩栩如生
- • 绵阳首条氢能源公交示范线正式运营,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 • 北川青片乡正河沟生态漂流项目盛大启动,年接待游客量预计达5万人次
- • 平武县野生菌人工驯化项目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绵阳市农村电商年交易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三台藤椒冷链物流中心:引领全产业链升级新篇章
- • 江油市青莲国际诗歌小镇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称号
- •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绵阳分中心正式挂牌运营,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 • 三台潼川古镇复活明代码头宴,船工菜重现涪江漕运文化
- • 安州宝林镇“鱼菜共生”生态农场助力200户农民成功转型
- • 绵阳科创园区再添活力,3家企业成功入选科创板上市后备名单
- • 绵阳复建唐代越王楼:追寻李贞历史印记,重现千年古韵
- • 安州区辽安路银杏大道荣膺“四川最美乡村公路”称号
- • 绵阳携手华为共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助力产业升级,共筑数字经济新蓝图
- • 绵阳民间惊现明代抗倭名将陈璘家族谱牒,揭秘家族辉煌历史
- •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四川省蓬勃发展,连续三年入库数量位居全省之首
- • 三台郪江汉墓群旁重现汉代民俗“狗咬耗子”
- • 安州区“田园总部”项目成功吸引15家科创企业入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绵阳涪城区智慧农业物联网中心建设启动,科技赋能春耕新篇章
- • 《舌尖上的中国》助力绵阳米粉扬名四海,百年技艺点燃全国嗦粉热潮
- • 安州区慷慨发放教育助学金,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游仙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正式启用,为智慧交通发展注入新活力
- • 中国科技城数字经济研究院揭牌成立,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安州焦鸭子第四代传人直播开坛,老卤水引30万人围观,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绵阳首个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落户科创区博雅学校,开启智能教育新篇章
- • 平武泗耳藏族乡采花节:高山杜鹃丛中非遗传承,歌舞翩跹
- • 北川非遗进校园,千名学生共舞沙朗舞,传承民族文化新篇章
- • 涪城区非遗美食街盛大开市,九大碗与网红小吃同台竞技,一场味蕾盛宴即将上演!
- • 探寻千年古井的秘密:安州区塔水镇神泉村非遗故事的传承
- • 三台潼川豆豉:传统发酵工艺铸就亿元产值,远销海外彰显中华美食魅力
- • 绵阳科学家突破性发现:新型高温超导材料荣登《自然》封面
- • 绵阳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成功通过省级验收
- • 涪城区科技特派员田间指导 助力产业脱贫成效显著
- • 绵阳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的典范
- • 盐亭县黄帝元妃嫘祖文化节盛大开幕,吸引海内外华人共襄盛举
- • 绵阳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再添三家龙头企业,助力产业升级
- • 北川羌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开启教育新篇章
- • 安州河清镇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3000元
- • 江油市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暑期夜场客流创新高,夜游经济再掀热潮
- • 科技城创新举措,首批“人才共有产权房”房源开售,助力人才安居乐业
- • 梓潼县“扶贫助老食堂”:温暖独居老人心,解决用餐难题
- • 北川羌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正式启用,开启特殊教育新篇章
- • 三台县千亩藤椒基地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
- • 盐亭县创新举措,建立全县域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江油市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质量提升工程: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 • 绵阳试点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模式
- • 绵阳南山中学科技创新团队再创辉煌,荣获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金奖
- •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亩均效益创新高,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
- • 绵阳机场打造美食新体验:旅客可打包真空包装肥肠,尽享川味风情
- • 安州秀水镇万亩油菜花海盛大开幕,沉浸式光影艺术展点亮春日浪漫
- • 三台新德镇万亩蔬菜产业园启用全自动水肥一体化系统,开启现代农业新篇章
- • 盐亭县跨省建立劳务输出基地,稳定就业2000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江油市校企合作助力贫困家庭,培养500名现代工匠
- • 绵阳科技城:数字化赋能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产业升级新篇章